在北京時間的4月9日,中國足球協會裁判委員會的評議組忙碌地進行了本賽季第五期的裁判評議工作。在這次評議中,共涉及八個判例,其中六個來自中超聯賽的賽場。令人欣喜的是,除了一個明顯的錯判外,其余的判罰均被認為準確無誤。而在這其中,關于申花隊的爭議判罰尤為引人關注。
在第四輪中超聯賽中,申花隊與云南玉昆的比賽中,申花隊的李可在一次鏟球后與對方的云南玉昆外援內內發生了腿部接觸。然而,當值裁判并未對此做出犯規的判罰,同時VAR系統也未介入。對于這一情況,評議組經過深入分析后得出結論:李可的鏟球動作在接觸對方腿部時,雖然與對方的護腿板和球襪有所剮蹭,但其力度和接觸程度并未達到嚴重犯規的標準。因此,評議組認為當時不應出示紅牌,而應給予黃牌警告,以示魯莽犯規。遺憾的是,裁判員的臨場決定出現了錯誤,漏判了犯規和黃牌,而由于此次事件并未達到出示紅牌的程度,所以VAR系統未介入是正確的決策。
緊接著,在第五輪申花與海港的比賽中,老將于漢超替補登場僅一分鐘便為申花打入絕平球。這次當值主裁馬寧果斷地判定了進球有效,并且在VAR的協助下,經過仔細的越位劃線后也確認了進球的有效性。對于這一判例,評議組給予了高度評價:在查看該進球時,VAR對于攻方傳球或觸球一瞬間的關鍵幀選擇十分準確,整個操作流程完全符合規范。
然而,在同一期的評議中,也出現了一次明顯的錯判。在第四輪長春亞泰與武漢三鎮的比賽中,三鎮外援圖多列在禁區內與亞泰外援羅西奇發生接觸后倒地。令人遺憾的是,當值裁判并未對此進行判罰,而VAR系統同樣未介入。在仔細研究這一事件后,評議組的多數成員認為:從當時的傳球路線和隊員的身位來看,圖多列具有更多的機會觸球射門。羅西奇在其身后推搡的行為導致圖多列動作受限、身體失去平衡而倒地。因此,這次事件應該被判為羅西奇在本方罰球區內推搡犯規,并且破壞了對方的明顯進球得分機會。應該判罰球點球并向羅西奇出示紅牌將其罰令出場。同時,VAR系統應該及時介入處理此事件。遺憾的是,裁判員的決定出現了重大失誤,漏判了罰球點球和紅牌,而VAR系統的未介入也是錯誤的決策。
總體而言,這次的裁判評議工作既肯定了部分正確的判罰,也指出了存在的錯誤和不足。希望未來中國足球的裁判員們能夠更加準確地判斷比賽中的各種情況,為觀眾們帶來更加公正、精彩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