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8日
導讀:“蘇超”聯賽的崛起,不僅帶動了江蘇省的足球發展,其賽事效應更進一步外溢到文旅、城市歷史文化的展示等方面,為江蘇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第一財經 林靖
在2025年的江蘇,有一個特殊的足球聯賽正在火熱進行中,它并非人們熟知的蘇格蘭足球超級聯賽,而是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蘇超”。這一聯賽匯集了江蘇全省13個設區市的代表隊伍,被譽為“十三太保”。自5月10日揭幕以來,它迅速成為了全省乃至全國的焦點。
前兩輪比賽的激烈角逐中,場均觀眾人數高達8798人,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同期全國性職業聯賽中甲聯賽的場均上座率。具體到每場比賽,鎮江與揚州的揭幕戰吸引了18000名觀眾到場助威,鹽城與泰州的比賽也吸引了15000名觀眾。此外,虎撲APP緊急新增的“江蘇聯”頻道在上線首日就獲得了百萬級別的訪問量。
據媒體報道,第一輪比賽中,各主場城市為了吸引觀眾,不僅免費贈送門票,還從學校、企業等各個渠道“搖人”助威。而如今即將打響的第三輪比賽,門票已經供不應求,甚至有球迷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愿意花費高價求購一張門票。
這一聯賽在網絡上也成為了熱議的焦點,每一場比賽都仿佛是一場“造梗大賽”。比如,在5月24日的徐州與宿遷的比賽中,兩隊之間的對決被形象地描述為跨越千年的“楚漢爭霸”。而揚州與鎮江的比賽則因為兩城隔江相望的特殊地理關系,被戲稱為“早茶德比”。類似的情況還有淮揚菜德比、西游德比、小龍蝦德比等等。
城市研究專家、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長牛鳳瑞對第一財經分析說,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業余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而“蘇超”的舉辦不僅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多樣化,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群眾的體育參與度。
牛鳳瑞進一步指出,“蘇超”的紅火不僅僅是足球賽事的成功,其效應已經外溢到文旅、城市歷史文化的展示等方面。通過這一平臺,江蘇的城市文化、美食、非遺等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示,進而拉動經濟發展。
“南京發布”的文章中提到,德比的梗之多源于江蘇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發展態勢之強。現代城市的IP之爭背后是發展路徑之爭,也是制造破圈效應的自豪感之爭。人文、產業、城市氣質互為因果,共同構建了江蘇城市的魅力。
一場場比賽不僅展現了球隊的技術,更成為了城市形象的宣傳片。據公開報道的數據顯示,聯賽期間,鎮江西津渡景區的夜游人數較平日增長了3倍;常州賽區推出的特色套餐也帶動了本地蘿卜干品牌的線上銷量翻倍;揚州隊則將中場休息時間變成了“非遺展”展示活動。
有媒體評論分析,“蘇超”背后的“造梗大賽”雖然是球迷之間的調侃,但實際上卻是江蘇13座城市之間的一種相互展示與營銷。這種歡樂的氛圍強化了江蘇作為經濟、文化、體育大省的共識,也從側面展示了江蘇各城市的旺盛活力與競爭力。
回望2024年,江蘇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城市GDP100強。其中9個城市更是進入了全國城市50強。這9個城市分別是蘇南的4城、蘇中的3城和蘇北的2城,包括蘇州、南京、無錫等經濟重鎮。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江蘇有11個城市的城區人口超過100萬人,包括多個設區市和縣級市昆山。
牛鳳瑞表示,江蘇以平原為主,山區很少,耕地占比高,非常適合人居,自然地理條件優越。同時各城市歷史文化深厚,形成了地域文化的多樣化。他分析說,挖掘文化特色并將其展現出來需要合適的載體,“蘇超”就是一個極好的載體。
總的來說,“蘇超”聯賽的成功舉辦為江蘇省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為城市文化、歷史和體育的展示提供了絕佳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