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7日的中國足協發布的2025賽季第十期裁判評議結果中,一場備受矚目的比賽——新鵬城隊與津門虎隊的對決成為了焦點。在這場比賽中,裁判員對于津門虎隊的一次點球判罰被認定為正確。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中超聯賽第10輪的一場關鍵對決。深圳新鵬城隊與天津津門虎隊在賽場上展開了激烈的角逐。比賽進行到第48分鐘時,天津津門虎隊的37號隊員在和深圳新鵬城隊的20號隊員爭搶球時,產生了身體接觸后倒地。然而,裁判員并未對此做出犯規的判罰,同時視頻助理裁判(VAR)也沒有介入。
對于這一判例,評議組經過細致的分析后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在雙方隊員向同方向移動爭搶球的過程中,深圳新鵬城隊的20號隊員確實有拉扯天津津門虎隊37號隊員球衣的動作,但這種接觸的時間短暫、力量輕微,并未明顯影響后者爭搶球的能力。同時,評議組也認為天津津門虎隊的37號隊員有借拉扯動作主動倒地的成分。因此,裁判員未判罰犯規的決定是正確的,VAR未介入也是合理的。
再來看另一個判例,同樣發生在中超聯賽第10輪的比賽中。深圳新鵬城隊與天津津門虎隊在比賽進行到第90+3分鐘時,天津津門虎隊的9號隊員與深圳新鵬城隊的16號隊員在罰球區內發生了爭搶球后倒地的情況。裁判員最初判定了深圳新鵬城隊的16號隊員犯規,并準備判罰球點球。但經過VAR的介入和場邊回看后,裁判員改變了判罰,認為不犯規,取消了罰球點球,并以角球恢復了比賽。
對于這一判例,評議組同樣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他們認為深圳新鵬城隊的16號隊員在防守中的封堵和試圖破壞球的動作屬于正常范圍,且在觸球的同時并無其他犯規動作。因此,裁判員改變判罰、取消罰球點球的決定是正確的,VAR的介入也是恰當的。此外,評議組中的多數成員還提出,在更改判罰取消罰球點球后,應該以墜球而非角球來恢復比賽,因為此時球尚未離開比賽場地。
綜上所述,這兩場關鍵比賽的裁判評議結果均顯示了中國足協對于比賽公正、公平的嚴格把控。每一次判罰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專業分析后作出的決定,確保了比賽的順利進行和運動員的權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