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籃球界,中國籃協的歸化球員政策備受關注。北京時間5月28日,中國籃協已經發布了《中國籃球協會入籍籃球運動員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正式啟動了歸化球員的相關工作。然而,盡管時間已經過去將近一個月,但目前尚未有進一步的動靜。
著名籃球評論員蘇群指出,各俱樂部的積極性并不高。他提到,之前歸化的李凱爾就是一個例子,雖然他代表中國男籃參加了2023年男籃世界杯,并成為隊內得分王,但他的表現并沒有達到預期。李凱爾在世界杯中出戰5場比賽,場均上場32.1分鐘,得到13分、5.6個籃板和3.4次助攻,以及一次搶斷和0.6次蓋帽。然而,他在首場比賽中并未得分,最終導致中國男籃僅取得1勝4負的戰績,創造了世界杯歷史最差排名。因此,李凱爾將不會再次代表中國男籃參加比賽。
蘇群進一步透露了歸化球員的背后內幕。他表示,像李凱爾這樣的歸化球員,其歸化過程往往是一次性的買賣。雖然CBA俱樂部會出資進行歸化,但一旦球員代表國家隊比賽后,就不會再有后續的合作。而對于潛在的歸化對象,如巴里-布朗,如果他的表現優秀,那么他將有可能多次代表中國男籃出戰。但每次比賽都需要額外支付費用。
在歸化球員的國籍問題上,蘇群也透露了目前我國法律不允許雙重國籍的存在。但在入籍過程中,并不需要證明退出了原來的國籍。不過他強調,歸化球員應該遵守中國法律,不得利用原有國籍身份與中國產生沖突。
目前,CBA俱樂部歸化球員的問題仍懸而未決。廣廈隊的巴里-布朗是目前的熱門人選,他剛剛帶領廣廈隊奪得隊史首個總冠軍,并榮獲總決賽MVP。然而,何時會有進一步的進展仍然是個未知數。
總的來說,歸化球員政策在中國籃球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雖然存在諸多問題和挑戰,但這一政策仍然被視為提升中國男籃實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未來,我們期待這一政策能夠為中國籃球帶來更多的進步和發展。